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》如何规定雇主责任与实习生管理_用工新红线

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》202411日正式实施。这部法律虽然主要针对网络环境,但其部分条款对所有用人单位,特别是雇佣或接收未成年人实习、兼职的企业,设定了全新的法律义务与用工风险。

 

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》的实施,意味着用人单位在雇佣未成年人时,责任已不再局限于《劳动法》框架下的工时与劳动强度,更延伸至对其“数字生活”的健康管理。企业必须主动适应这一监管趋势,更新用工管理模式,方能有效规避新型法律风险。

 

 

传统认知中,未成年人保护主要关乎学校与家庭。但新《条例》将责任主体扩展至“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”,并在特定情形下,将雇佣未成年人并提供网络接入、设备或账号的用人单位,纳入了法律规制的范围。

 

用人单位的核心义务与风险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:

 

对未成年工(包括实习生)使用企业网络与设备的“限时管理”义务:

 

法律链接:《条例》规定,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针对未成年人设置“防沉迷机制”,限制其连续使用时间和单日累计时间。

 

雇主责任解读:当企业为未满18周岁的员工或实习生分配工作账号、提供接入公司网络权限的电脑或手机时,即可能被视同为向其提供了“网络服务”。因此,企业负有合理限制其连续在线工作时长的义务。

 

合规建议:

 

重新审视与未成年员工或实习生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实习协议,明确其工作岗位内容是否必须长时间在线。

 

为未成年员工设置独立的网络账户,并利用技术手段实施强制休息提醒或非工作时间断网等措施。

 

严格禁止安排未成年员工从事需要深夜(如晚22点至次日早8点)持续在线的客服、运营、内容审核等高强度在线工作。

 

对未成年工个人信息的“特别保护”义务:

 

《条例》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设立了高于成年人的标准。

 

雇主责任解读:企业在收集、存储、使用未成年人员工的身份信息、联系方式、薪资账户等个人信息时,必须遵循“最小必要”原则,并采取更严格的加密与访问控制措施。在发生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时,若涉及未成年人,企业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。

 

合规建议:在《员工个人信息处理同意书》中,针对未成年员工作出特别告知;将其个人信息访问权限限制在最小范围的必要管理人员。

 

创造“健康网络环境”的间接责任:

 

风险场景:如果企业安排未成年员工从事内容审核、社区管理、直播运营等岗位,使其频繁接触色情、暴力、恐怖等不良信息,可能被认定为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,违反了《条例》的精神。

 

合规建议:避免安排未成年员工进入上述高风险岗位。如确有必要,必须提供充分的心理疏导与支持,并确保其工作环境符合保护其身心健康的要求。

 

企业用工管理行动清单:

 

立即排查:对全体员工及实习生花名册进行年龄筛查,识别出所有未满18周岁的在岗人员。

 

制度更新:在《员工手册》中增设“未成年工特殊保护”章节,明确规定其网络使用时限、个人信息保护措施及禁止从事的岗位类型。

 

技术配套:与IT部门协同,为未成年员工设置差异化的网络访问策略。

 

培训宣贯:对人力资源部门、直线经理进行专项培训,确保其了解并执行对未成年员工的特殊管理要求。

 

 

2025年10月16日 13:36
浏览量:0
收藏
首页    最新资讯    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》如何规定雇主责任与实习生管理_用工新红线

最新资讯

更多>>
更多>>

律师答疑